【談話工作坊-慰安婦的命運】
某次談話工作坊,許添盛醫師和阿嬤們分享菩薩為了度化好色之徒,而化作少女的故事,給予慰安婦事件正面的框架,提供全然不同的觀點和意義。當說了這個故事後,有些阿嬤瞠目結舌的回答:「哪有可能,把我們說得太偉大了。」一個阿嬤馬上接著說:「有喔,那時候有個日本兵因為沒錢買票,去街上強姦…。」
許醫師認為這是心理治療最有意義的地方,重點是讓阿嬤不會自覺羞恥,原來我的生命故事有正面意義,是日軍不對,我是受害者,而且貢獻了一份自己的心力,我不是卑賤、任人輕賤的慰安婦。這不是牽強附會,而是在心中產生一個裂縫,在潛意識埋下一顆種子:原來這件事情也可以這樣看,過去一直躲在痛苦的陰影下,認為自己卑賤、被欺負,不是自憐就是痛恨日軍,可是兩者都沒有提升存在的意義。在治療過程讓阿嬤知道一個明理的人會用不一樣的心態看待她們,就讓不明理的人去歧視吧!當阿嬤知道至少還有人願意用不一樣的心態看待她們,她們的生命意義就會不一樣。
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即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,展出「做伙行──阿嬤們的綺麗冒險」特展。帶領民眾看見阿嬤們自1996年起「阿嬤身心照顧工作坊」藝術、戲劇、攝影、瑜伽等多元活動的經歷。歡迎民眾來館內翻閱《阿嬤的故事袋》、《勇士與彩虹》等書了解更多身心照顧工作坊的歷程與阿嬤們的創作品。
展覽詳情
票價:30元/人
時間:週二至周六上午10點至下午5點
地點: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32號5樓(近捷運民權西路站)
捐款資訊:https://web.intersoft.com.tw/donation/OnlineTWRF/ActivityDonate.aspx?ActID=40
本文摘自:婦女救援基金會《阿嬤的故事袋:老年.創傷.身心療癒》(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)
〈 回上一頁